传说中改变命运的考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回想那年每天有做不完的卷子,
永远见不到面的体育老师,留堂无止境的数学老师,
还有一上课就昏睡却能考满分的学霸。
那年,我们期待“劫后余生”,
如今却希望从头再来。
那时,有一所学校,
有一个班级,有一群人,
怀着同一个信念,做着同一件事。
有人说,人生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时间就是高考前的那几个月。
那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
前有椭圆双曲线加勾股,后有杂交遗传生物圈;
外可说流利英语,内可诵飘逸古诗词;
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
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
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外加老虎钳。
那年的我们,
学到精通透彻,追求细枝末节,
而后,便再难寻到这样的感觉。
那年的我们,
青春就如每周的换位置一般,
搬桌子挪书本,轰轰烈烈。
那年的我们,
每天早读全班都要一起朗诵誓词,
像打了鸡血似的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高考结束的那个下午,窗外哗哗坠落的书,
书上用心地做过的笔记,书脚由于频繁的搓捻而成的卷曲。
这一刻,随风飘洒,再淹没我们。
那时感觉到的快乐,如夏天午后一场暴雨,
都知道前路未卜,也知道韶华易逝。
可是那一刻,除了快乐,旁无他物。
考完的第二天,
把闹了三年的闹钟的电池给卸了,
却不想,
停止的摆动,是留不住的青春,
回不去的,是那年美好的记忆。
虽然已经远离高考和高中课堂,
但这些鲜活的记忆一辈子都不会褪色。
那年埋头啃过的试卷,
那年一起奋战的同学,
那年大声诵读的誓词,
那年偷偷许下的心愿。
直到分别后,我们才懂了那句“高考改变命运”,
改变的到底是什么。
责编: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