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精雕细琢制乐器,“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

精雕细琢制乐器,“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

  • 发布时间:2023-06-05 13:39:33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



制造业转型升级,工匠精神尤为重要

作为世界最大的乐器制造国和世界第二大乐器销售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乐器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钢琴、管乐的产品制作已经可以比肩国际。,在尤其需要“工匠精神”的乐器行业,“工匠精神”是比较缺失的,这也导致我们的部分产品在声学品质的精细度、产品触感等方面跟国外品牌相比还是有差距,这可以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阵痛期。:“因此,‘十三五’期间,弘扬‘工匠精神’,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从而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


 从一元到十美金:一个的精细化“蝶变”

,管乐中必不可少的配件。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配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做的原材料是苇子,而且必须是在北纬25度、生长周期为一年半的苇子。其直径、节长,是否通风,壁厚是否均匀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差一点点,乐器的演奏效果差距就很大。而是否精细化生产也是决定其价格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普通的售价是1元钱,经过精细化处理的可能能卖到10美金。。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乐器制造国和世界第二的乐器销售。同时,经过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的发展,不少乐器企业在技术装备以及机械加工的精准性和标准化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像钢琴等乐器,无论是设备还是产品都可以和国际水平比肩。而另一个事实是,在不少乐器的生产过程中,技术装备和机械化专用设备都可以通过产业升级解决,但产品的精益化和精细化生产以及声学品质和乐器品质的调整和提升问题仍然是不少企业甚至是乐器行业面临的难题。

“举个例子,同样是乐器的原材料杉木,在北美、俄罗斯、北欧等不同地区生长的完全不一样,根据海拔高度不同、年份不同等,乐器选用的材料也不同。因此,这需要专业的、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员来定夺。,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不够让乐器行业处于“发展阵痛期”。


高端设备无法取代“工匠”

学费28万,光有钱还不行,必须已坚持创业3年、有30人以上团队、缴纳3年税收,并获得3位企业家的推荐——经层层选拔的由马云担任校长的“湖畔大学”首批36名学员,上的第一课居然是手工做木琴。随后,他执掌的阿里巴巴集团在官方微博上提问:湖畔大学第一堂课做木工,你觉得是因为什么?有超过半数的网友认为此举意在培养学员的“工匠精神”。

在乐器行业,“工匠精神”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工作能力和态度。“所有乐器,在制作成型之后,最后一步都要进行调整。调软硬,钢琴要调整精准性和稳定性以及琴键的触感,还要检测乐器声音的穿透性和优美度等等。这些都要求乐器制作师是‘全才’,不仅要懂乐器制作,还要会演奏乐器;要知道乐器好不好,还要知道问题在哪儿并且很快解决。就像国外,越高端的乐器,越是纯手工打造。。

乐器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工匠精神”在行业内的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是无论多么高端的设备都取代不了的,因为乐器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人工的部分,这也是乐器行业和其他制造业的不同的地方。”

以工匠精神实现传统加工和智能技术相结合

正因为此,在中国乐器协会的“十三五”发展整体思路中,把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传统加工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形成传统经营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内生动力做为工作重点。

“同时,还要结合‘中国制造2025’,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增加中高端乐器生产比例和技术含量,适应音乐教育及电子商务市场需求,开发生产系列化定制产品,扩大自主品牌的影响力。为实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目标,加速80%普及品的升级换代,解决关键性产品质量难点问题,从使用性能和外观工艺两个方面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特别要解决关键材料和部件配合精度及耐用度,保证乐器声学品质和演奏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中高档水平。”

中国乐器协会还将实施乐器科技人才战略,在继续做好钢琴调律师技能培训与职业鉴定基础上,扩展其他产品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

除此之外,协会还将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推广为重点,完善行业科技合作服务体系,加强行业科技合作,联合科研院所,集中解决一批影响行业科技进步的关键项目,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

本文内容摘自“消费日报”


友情链接